氣喘,“哮喘”的俗稱。哮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支氣管哮喘疾病。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,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,導致反復發(fā)作的喘息、氣促、胸悶和(或)咳嗽等癥狀。哮喘是一種急性發(fā)作的慢性疾病,食療的療效是緩慢顯現的,在哮喘急性發(fā)作時是代替不了藥物治療的,所以食療應該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,在哮喘的緩解期進行。對哮喘病人來講,關于食療的注意和禁忌事項似乎規(guī)矩甚多。那么,夏季哮喘的食療方法都分別有哪些?
哮喘的危害有:
一、呼吸驟停和呼吸衰竭,嚴重支氣管哮喘發(fā)作通氣不足,感染治療和用藥不當、并發(fā)氣胸、肺不張和肺水腫等,均是支氣管哮喘并發(fā)呼吸衰竭的常見誘因。
二、猝死,猝死是支氣管哮喘最嚴重的并發(fā)癥,因其常常無明顯先兆癥狀,一旦突然發(fā)生往往來不及搶救而死亡。
三、多臟器功能不全和多臟器衰竭,由于嚴重缺氧、嚴重感染、酸堿失衡、消化道出血及藥物的毒副作用、重癥哮喘常并發(fā)多臟器功能不全甚至功能衰竭。
夏季哮喘的食療方法都分別有:
大部分哮喘患者在春秋氣候變換之時容易發(fā)作,發(fā)病季節(jié)過去之后則不發(fā)病,或哮喘發(fā)作甚輕,幾如常人,這個時期我們稱為哮喘緩解期。爾后則又復發(fā),如此反復多年,機體免疫功能失調,抵抗力下降,病未發(fā)而根未除,導致哮喘發(fā)作的根本因素----氣道過敏性炎癥未治療好。故我們平時必須采取扶正治本措施。陽氣虛者應予溫陽,陰虛不足者則予滋養(yǎng)。古人對此又精辟見解,《景岳全書·喘促》說:“扶正氣必須區(qū)別陰陽,陰虛者補陰,陽虛者補陽,祛除邪氣亦要分邪氣的類別,或宣散風邪,或溫其寒,或清火化熱,若攻邪太甚,可能導致疾病加重而出現危象。”
哮喘反復發(fā)作,寒痰傷及脾腎陽氣,熱痰耗灼肺腎陰液。久咳久喘,肺氣虧損,肺氣虛弱,則致肺失清肅宣發(fā)之功,發(fā)為咳喘。肺氣虛損日久,則傷及脾胃中焦之氣,脾胃為化生氣血之源泉,脾胃運化失常,水飲樞轉不利,或蘊為痰上伏于肺而礙其肺氣宣降;或氣血生化不足則全身臟器失其濡養(yǎng)。血虧則精損,氣虛則火衰,肺脾氣虛日久,則致腎氣不足,無以氣化,無以攝納,無以固藏,元陰元陽俱損,則命將危矣。故補虛三要,肺、脾、腎是也。食療原則采用補肺、健脾、益腎的方法,有助于幫助哮喘患者增強體質,加快其治療好,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。
哮喘的治療方法:
藏藥十五味龍膽花丸,具有清熱理肺,止咳化痰的功效。用于支氣管炎和肺氣腫,咳嗽氣喘,聲嘶音啞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,藏藥十五味龍膽花丸主要由白花龍膽,檀香,訶子(去核),余甘子,石灰華,廣棗,丁香,肉豆蔻,沉香,巴夏嘎,無莖芥,甘草等十五味藥材制成